33.9K
点击关闭
?
首页
 > 文化旅游 > 诚信文化 > 诚信文学
第五集 太学结拜

发布日期:2015-10-27访问次数:字号:[ ]



两年后……

63、 洛阳。太学堂。

太学堂上,范式、张劭作为被录取的太学新生 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。他们手捧经书认真阅读。

范式: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继而,又读到:“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,恐惧乎其所不闻。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,发而皆中节谓之和。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 ”

张劭也端坐在座位上认真读书:“子曰:“舜其大孝也与!德为圣人,尊为天子,富有四海之内,宗庙飨之,子孙保之。故大德必得其位,必得其禄,必得其名,必得其寿。故天之生物,必因其材而笃焉。故栽者培之,倾者覆之。《诗》 曰:‘嘉乐君子,宪宪令德。宜民宜人,受禄于天。保佑命之,自天申之。’故大德者必受命。 ”

画外音:“太学两年之后范式、张劭已经熟读四书五经,成为太学的饱学之士。他们二人在太学里朝夕相处、结下了不可分割的兄弟之情。太学毕业前夕 范、张二人面对明月燃香盟誓、磕头对拜,彼此结下了让后人千古传唱的鸡黍之约。 ”

64、 晚。太学生宿舍。

晚上,一轮明月紧贴着远处的山顶升起来。太学生宿舍内,范式、 张劭身贴身地交流着。

范式面向张劭:“张君,你我相识以来这么长时间,我看您也是一位忠厚之人。又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侠义心肠,我们患难与共,结下深厚情谊。眼看就要太学毕业了,我有一事相求,不知张君可否应允? ”

张劭恳切地:“范君有何事情尽管讲来,吾定当办理。”

范式:“我想与张君结为异姓生死兄弟,您看如何?”

张劭高兴地:“范君想法甚好,俺也早有此意呀!您也是山阳郡仗义之人,想起两年前的那次洛阳应举,你在开封城南冰凉的河水中救下两名落水儿童,不光误了应举之期,还害得自己身染重疾。失去了那次应举的机会。我们俩太学两年,同窗共读,您的高风亮节、忠厚仁慈,小弟很是佩服,俺愿意与您结交。结交您这样的仗义之人,劭三生有幸也!”

范式:“那好,天上的明月作证,我们兄弟就此结拜。我长你一岁我为兄,你小我一岁你为弟。”

范式、 张劭忙从外边捧来了鲜土,堆成土堆,把茱萸和菊花插上去,他们聚土为炉, 插草为香,面对明月,正式结拜起来。范、 张二人面对明月,下跪结拜。二人双手合十, 面对面跪地、磕头。

范式:“我与元伯弟已经太学毕业都要为国效力为民做事从此就要各奔一方,不知兄弟二人啥时才能相见,为免兄弟想思之苦,今日里咱们定下个相聚的日期。”

张劭略一思考:“今天是重阳佳节,是个好日子。咱们就定在每一年的重阳佳节, 隔期到府上拜望尊亲 畅叙友情,杀鸡煮黍,款待彼此。范兄你看如何呀?”

范式:“好好好,咱们就定在重阳佳节这一天,杀鸡煮黍,隔期互拜。来年今日,吾必到贤弟家中,登堂拜母以表通家之谊。 ”

范式朝天作揖:“明月在上,今日里我与元伯弟结为异姓兄弟,当视为一母同胞,有福共享,有难同当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。请明月作证,彼此不得违约,如若违约,甘愿一死明鉴!”

张劭朝天作揖:“明月在上,今日里我与范式,巨卿哥哥结为异姓兄弟,当视一母同胞, 有福共享,有难同当。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,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。请明月作证,彼此不得违约 如若违约,甘愿一死明鉴! ”

范式:“张贤弟,我们就把它定为九九重阳 《鸡黍之约》。”

张劭:“对!这就是我们定下的九九重阳 《鸡黍之约》

范式:“雷打不动。”

张劭:“有言必诺。”

范式:“一诺千金。”

张劭:“绝不失约!”

范、张二人跪地对拜,行三叩首大礼。从此,二人结为生死兄弟。

65、 晨。太学生宿舍。

第二天一早, 宿舍内。范、 张就要分别了。兄弟二人相对无语, 彼此在深情地对望, 眼中都含着依依难舍的泪花。张劭拿笔在手, 饱含激情地在墙上写下:

“离别互不语,

鸡黍成定局。

两年重阳日,

候兄话手足。

明月作此证,

真心不妄语。 ”

范式看后接笔在手, 亦在墙上留下了诗句:

“太学同结义,

鸡黍话重提。

明月作此证,

范张是兄弟。

隔年重阳日,

互拜话友谊。 ”

兄弟二人题吧,紧紧拥抱,互道珍重洒泪而别。

66、 日。汝南张劭家。

张劭母亲躺在床上,痛苦地呻吟着。张劭的表妹秋莲在一旁安慰着她。

张母:“要是劭儿回来就好了!我恐怕见不到劭儿了。” 张母躺在床上, 心腹冷痛, 腿脚抽搐,脸上有两行眼泪流出。秋莲帮她擦拭眼泪。

张劭风尘仆仆地走进家中,嘴里喊着:“娘我回来了。我回来了。”

张母打起精神:“是……是劭儿回来了吗? ”

张劭走至母亲床前:“娘, 是您的劭儿回来了。”

张劭疑惑地看一眼母亲:“娘,您怎么啦?您病啦?我去给您请医生?”

张母:“劭儿,娘怕是不行了。俺可能是害下了瘟病,没得救了。娘听祖上的人说,只有山阳郡金乡那边的独头大蒜,可解瘟病。可咱汝南离山阳郡金乡千里遥远,远水解不了近渴呀。 ”

秋莲 (眼泪巴巴地看着张劭):“张劭哥,都是俺不好,您去了京城,俺没有照顾好姑母,才使她害下了病。”

张母:“傻孩子,这不能怪你。咱汝南张庄村害瘟病的人多着哪,兴许是被村里人传染的。你们都还年轻,离娘远一点,甭传染上你们。”

张劭:“娘,您不要惊慌。我有一个朋友就是山阳郡金乡的,他的家里也种了大蒜, 我们同游太学三年, 毕业时结为生死兄弟。他就是我的范式哥哥,明早,我借一匹快马赶赴金乡,把他家里的大蒜拿来,您的病就有救了。 ”

67 黄昏。山阳郡金乡范庄。

一匹快马进村, 停在了范式家门前。张劭勒住马缰,翻身下马。那马发出一声 “哕哕” 的嘶鸣。范式和爹慌忙迎出门来。

范式(看一眼张劭):“哎呀 — —!我的张君, 你怎么来了?我们太学毕业刚分手, 您就找上门来, 一定有要事呀。”

范仲玉(亲热地):“快,孩子,快到屋里去坐。”

张劭:“叔叔,我不能停呀。我今天真的有要事,才赶到你们山阳郡金乡来,我要用咱们金乡的大蒜,回去给我母亲治病。”

范式(着急地):“张贤弟,你快说,母亲她得了什么病呀,这么紧急?”

张劭:“汝南张庄那边,有不少的人害下了温病,老母亲不幸也被染上了病。现在躺在床上,不能动弹。她听说金乡独蒜可解瘟病, 我就立马赶来了。”

范仲玉:“孩子,你甭着急。咱家里这几年一直都种着大蒜,白蒜、独蒜、紫皮蒜,样样都有。你就多拿着一点,回去给你娘治病,让老嫂子赶快地好起来。我去给您拿。”

范式:“爹,我去拿。” 范式从墙上摘下一串串的蒜辫,扛在肩上, 递给张劭。

张劭:“范兄,您拿得太多了。俺娘用不了这么多的大蒜。 ”

范式:“村里不是还有其他村民也害下了瘟病吗,那就与娘一块儿治。让大家都解除病困,岂不更好呀。”

张劭(感激地):“也对,那就多带上一些大蒜,让张庄害病的乡亲们都好起来。”张劭接过来大蒜,放在马背上,就要告辞离去。

范式:“张贤弟,且慢。我与你一同去看望病中的母亲。”

张劭:“千里遥远,范兄就不必前去了。等到了我们约定的日子,明年重阳日“鸡黍之约” 那一天,您再去我的府上拜见老母亲。我一定杀鸡煮黍,招待哥哥。

范式:“也好,那就有劳张贤弟照顾好母亲大人。明年重阳日那天,我定到府上拜望母亲大人。”

68 晨。汝南张劭家。

张母仍躺在床上,张劭坐在母亲的床头前, 把烧好的独头大蒜喂服给母亲。张母吃下大蒜,心腹寒冷止住,手脚不再打颤。面容渐渐转好。(这是一种两千年后常见的虐疾病)

张母(略带倦容地):“多亏了金乡的大蒜,要不,娘就没命了。 ”

张劭:“娘 我这次去山阳郡金乡范庄,范式兄让我带来了好多大蒜。您吃好了病,我把剩下的送给其他村民,让那些患病的乡亲们都好起来。”

张母(面带笑色 :“劭儿说这话,娘爱听。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啊。这做人呀,就不能光顾咱自己。剩余的大蒜,你就去送给别的人家吧,让他们都赶快地好起来。”

张劭:“对啦,娘,我和范兄已经约好,明年重阳节那天,他要来咱们府上拜见母亲大人。咱们可要做好准备呀。 ”

张母:“瞧你这孩子,心眼儿就是太实,给你个棒槌当针认。说不准,你那范兄他是给你开玩笑呢。”

张劭:“不会的,母亲。范兄的为人俺知道,他是个有情有义有担当的好男人。一句话, 就能砸出一个坑来。

他不会失约的。”

69、 日。汝南张庄村。

一些村民家中,村民甲、乙、丙等人躺在床上,均呈现肢寒发冷,浑身抽搐,痛苦难忍的样子。张劭把捣碎的蒜沫,喂服给村民甲、乙、丙等,村民们病痛减轻,精神振奋。

村民甲(感激地):“谢谢你给俺们送来的神药,俺吃了先生给俺开的几副中药,啥忽而也不管,钱都扔出去了,没中了用。俺没想到,这蒜沫子还真能治病来。 ”

村民乙:“神药,真是神药呀。吃了这些蒜沫子,就感觉到这身上轻松多了。这是从哪里搞来的神药呀

张劭:“这不是啥神药,这是山阳郡金乡范庄那边产的大蒜头,能解病毒啊。 ”

村民乙(惊奇地):“没想到,这也能治病呀!”

 





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
浏览量    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×768  浏览器IE6以上版本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